當前,諸城市正面臨抗疫三年以來最復雜、最嚴峻的時刻。
面對這場艱苦卓絕的大考,諸城市人民醫院充分發揮縣域衛生龍頭作用,除中心院區開放門診、擴增病房、增設緩沖病區、優化救治方案、保障物資供應外,還兼顧了箭口院區、枳溝衛生院和希努爾臨時醫學觀察點的救治和醫學觀察工作。全院干部職工眾志成城、白衣執甲、以身為盾,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歷史使命與責任擔當,以血肉之軀堅守醫療一線,捍衛全市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

近兩周,諸城市人民醫院門、急診病人驟然增多,每天接近4000人次,僅12月26日,高達5102人次;住院病人1100余人次,均為重癥或危重癥,且老人居多;自大量市民出現發熱癥狀后,每天門診、急診、發熱門診接診發熱病人已超過1000人次,工作量翻了10.4倍。
其中,發熱門診離病毒最近,又冷又累,醫護人員因感染從40人降到6人仍在苦苦堅守,護士全軍覆沒,值班醫生劉季國發燒至38°C仍不放棄看完最后一個發熱患者。診室里常常是患者咳完,醫生接著咳,咳嗽聲此起彼伏。為此,醫院整合統籌醫療資源,協調了箭口院區、中醫科、疼痛科、婦科、內分泌科等各臨床科室,輪流安排醫生做好每日發熱門診接診工作。

從上午8點接班到中午,整個急診科醫生護士忙的像陀螺,午飯輪流吃,吃完接著干。每天急診內科接診300余人次,急診外科接診100余人次,急診兒科接診近300個孩子。王輝副主任發燒39.7°C仍堅持夜班看診,護士長王艷艷為替補發燒的護士,上完白班接夜班,因過度疲勞暈倒在崗位上。
重癥監護室為保證所有危重病人的安危,只要醫護人員稍有好轉立即主動返崗?剖易o士曲敬麗值班當天突然高燒39°C,眼睛睜不動、走路不成行,護士長勸她早回去休息,她卻態度堅決,“護士長,我不能走,我們人手不夠。”

產科大夫張萍發燒38.5°C,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中招了,但在科主任譚瑞臻和護士長郝小麗的影響下,毅然決然沖在了最前沿。12月25日,產科24小時內新入院產婦41人,這個數字對于每天只有兩三個醫生值班的科室來說,可想而知是多么的驚人!大量發熱的或不發熱的門急診病號前赴后繼地涌過來,工作強度和壓力之大前所未有。從主任、護士長到所有發病和暫時還未發病的醫護姐妹們每天都在超負荷工作,大家輕癥不離崗,重癥也要堅持到最后一刻。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一病區主任王暉自發燒以來一天也沒休息過;二病區護士臧曉華,家里兩個孩子、婆婆和丈夫都在發燒無人照顧,面對親人的心疼不理解,她仍義無反顧選擇了患者。
兒科二病區主任李化兵更是為了讓就診的患兒得到及時救治,一天超劑量吃了6片布洛芬!

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比如心血管內科、神經內外科、手術室、血液透析室、預檢分診、藥房、箭口院區、北關院區等……全院上下每一個崗位都是堅持再堅持。很多科主任護士長頂著39°C高燒堅持帶頭干,很多醫生護士已連續多天沒休息,明明可以休病假,卻說我還扛得住。

在令人敬仰的同時,很多患者和家屬極力勸囑大家好好休息再上班,但現實的情況嚴峻復雜,醫護的職能其他人無可替代,即便再多不舍也得往前上!
敬愛的醫護們,您們辛苦了!從來沒有生而英勇,只有醫者仁心;從來沒有歲月靜好,只有負重前行。是您們的不舍棄不放棄,讓我們看到生命的意義,為患者托起生的希望。

特殊的時期需要特別的擔當與作為,超常的任務需要超強的作風和能力。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諸城市人民醫院必將奮勇當先,無畏艱難,同全社會一起積極應對疫情感染高峰。
請全市人民放心,即便風浪再大、危險再高,諸城市人民醫院也將與全市人民血脈相連,不辱使命,堅守崗位,以“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精神,迸發諸醫力量,護佑我方百姓健康平安!